
7月18日下午,上海世外教育集团党委联合集团工会,组织党委班子成员、总部党支部全体党员及员工子女60余人,赴上海铁路博物馆开展 “上海站售票车间党总支 - 世外教育集团总部党支部党建共建活动” 与 “从蒸汽到高铁:读懂中国铁路的成长” 工会亲子活动。一场跨越世纪的铁路文明之旅,既是党员同志深化党性教育的实践课堂,也是孩子们触摸国家发展脉络的生动教材。
上海铁路博物馆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独特的馆藏特色。它的前身是1909年建成的沪宁铁路上海站旧址,2004年正式对外开放。馆内以 “实物+场景+多媒体” 的立体展陈方式,藏着中国铁路发展的 “活档案”:从1907年制造的蒸汽机车 “0号机车” 原型复制品,到1960年代的东风型内燃机车驾驶室;从民国时期的铁路制服、信号灯,到CRH380A高铁模型,近千件文物构成了完整的铁路发展谱系。尤其珍贵的是馆内保留的原车站钟楼机械结构和宋美龄公务用车,让历史场景得以真实还原。
下午,世外教育集团党委书记徐俭同志早早来到现场,他仔细端详着博物馆门口镌刻的 “1909-2004” 字样,与身旁的党委班子成员交流道:“一座博物馆就是一部浓缩的历史,今天我们在这里开展活动,既是重温铁路发展史,更是在探寻初心与使命的源头。”当大家站在博物馆门前,看着那充满历史感的建筑,仿佛瞬间穿越回了百年前的铁路时代。
接下来,上海站售票车间党总支与世外教育集团总部党支部的党员们在博物馆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讲解员带领大家首先来到 “蒸汽时代序幕” 展区,讲解员指着1907年制造的“0号机车”原型复制品,介绍道:“这台机车是中国早期铁路建设的见证者,当时我国铁路事业深受外国资本影响,技术和运营都受制于人。”接着,讲解员引导大家来到“自主探索阶段”区域,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后,铁路工人自主研发内燃机车的历程,“1958年,我国第一台内燃机车‘巨龙号’诞生,标志着我国铁路机车制造进入自主发展的新阶段。”随后,在“电力时代飞跃”展区,通过展示的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模型和电力机车实物部件,讲解员详细讲解了电力机车相比内燃机车的优势,以及我国电气化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最后,在“高铁时代领跑”展区,讲解员结合CRH380A高铁模型,介绍了中国高铁从引进技术到自主创新,再到成为国家名片的辉煌成就。
“从绿皮火车到复兴号,铁路发展是国家进步的缩影,而每一次提速都离不开党组织的坚强领导。”徐俭同志在交流中谈到,教育工作者与铁路工作者虽岗位不同,但“为人民服务”的初心高度一致,希望通过共建活动,让党员同志们学习铁路人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将这种精神融入教育事业的创新发展中。
本次活动也是世外教育集团 “从蒸汽到高铁:读懂中国铁路的成长” 工会亲子活动。孩子们在家长的陪同下,认真聆听讲解员的讲解,并参与博物馆的互动体验。
在互动体验区,最受孩子们期待的高铁驾驶体验开始了。这里摆放着按照1:1比例还原的复兴号高铁驾驶舱模拟器,逼真的操控台、高清的前方显示屏,让孩子们瞬间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工作人员先向孩子们详细讲解了驾驶舱内各个按钮和操纵杆的作用,比如如何调节速度、如何查看仪表盘数据、遇到紧急情况该如何处理等。随后,带领孩子们坐上驾驶位体验。当显示屏上模拟的高铁行驶场景,从繁华的都市到美丽的乡村,从跨越江河的大桥到穿越山脉的隧道,都栩栩如生地展现在眼前时,他们脸上洋溢着兴奋与自豪。
此次上海世外教育集团党建与工会活动的联动开展,不仅创新了组织生活形式,更将红色教育与科普教育、亲子互动有机结合。正如徐俭同志所说:“当孩子们知道中国高铁从追赶到领跑的故事时,他们眼中的光,就是我们教育人奋斗的方向。而上海铁路博物馆这些会说话的文物和专业的讲解,正是让这种光芒得以闪耀的地方。”
铁路博物馆里的时光之旅虽已结束,但这份关于初心与成长、速度与梦想的记忆,将激励着全体世外教育人在育人之路上砥砺前行,也让爱国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悄然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