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新闻热点
2025-06-13

上海世外教育集团首批学校新课程实施方案研讨会深度纪实

2025年5月29日,上海世外教育集团在青浦世外高级中学召开首批直属校新课程实施方案编制交流研讨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巡视员杨国顺、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市教委教研室)专家张玉华、世外教育集团总裁徐俭、世外教育集团课程资源中心主任余安敏及各校校长齐聚一堂,围绕“深化高品质课程实施建设,实现高质量办学育人目标”专题展开深度对话。

上海青浦区世外学校副校长戈向红率先分享其融合课程体系。学校以“融贯中西、知行相合”为宗旨,构建基础学术课程、超学科探究课程、主题式活动课程等多元模块。小学阶段以IB理念深化国家课程,通过“我们是谁”“共享地球”等六大超学科主题开展探究式学习;初中独创IDU跨学科课程,如云南咖啡种植实践项目,推动知识向素养转化。

上海金山区世外学校校长赵毅提出“四加一”动态课程模型:每周四天分科教学夯实基础,一天跨学科项目整合劳动、科技实践。学校创新设计“港埠文化”“丝路研学”等12年衔接课程,并建立心理教育多元协同机制,强化五育融合。

上海嘉定区世外学校校长朱萍展示九年一贯制校本课程图谱,贯穿“未来之城”项目式学习、AI人工智能等智创课程,体现“基础+拓展+探究”三级进阶逻辑。

上海宝山区世外学校校长吴佩芸在线上参会发言,她回顾了宝山世外五年的办学发展历程。宝山世外根据上海市课程方案,确定了“人文与艺术”、“品修与社会”、“科学与技术”、“健康与心理”基础课程的四大领域及“‘全人’素养课程群”、“‘视野’特色课程群”的六大拓展与探究课程模块的整体课程框架,确立了“外语+科技”的学校特色建设。

上海青浦区世外高级中学副校长陈佳纯介绍了以IB和AP联通的课程,提升课程学术包容性,突破IB学术上限,丰富AP学术综合性,以及中美双文凭夏校的办学特色。

无锡市新吴区幸福外国语小学代表尹海霞介绍了基础课程、拓展课程、探究课程和荣誉课程四个板块的课程体系。学科拓展、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体育健康的四大类52门校本课程作为学生的选修内容,以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发展的需要。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专家张玉华以“专业性与实操性”为核心,提出三大关键提升点:政策锚点,深入解读国家“跨学科主题学习”术语演变(从“教学”到“学习”),强调以学生为主体、问题驱动深度探究;文本逻辑,遵循六要素框架(背景、目标、设置、实施、评价、保障);目标层级,需明确国家三大核心培养目标(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为根基,校本特色(如世外“中国心、世界眼”)为延伸,体现“共性要求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巡视员杨国顺则从战略高度提出三点建议:

制度性突破,他赞赏世外以问题为导向突破旧制,如金山世外“四加一”课程重构五育融合路径;

教师境界,呼吁以“教育家精神育人”,提出四重境界——让学生“喜欢→感恩→追随→崇拜”教师;

三情渗透,课程需融贯“情怀(家国)、情感(包容)、情绪(抗挫)”,尤其要教会学生“珍爱生命、管理情绪”。

集团课程资源中心主任余安敏解读集团部署要点、分层推进策略,他指出要聚焦素养导向、体现立德树人“三有”时代新人培养目标,以“学校课程实施方案、学科课程实施纲要、单元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设计、学生学习活动组织、综合学业质量评价”的设计、部署、施工,关注课程实施、课业质量、课题研究,抓好实施过程的“教研、教学”、“学程、学业”,高质量落实国家课程,高品质建设校本课程,在集团分批落实学校课程实施方案制定过程中,进一步深刻理解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和推进教学方式变革,实现育人方式转型。

世外教育集团总裁徐俭参加了本次会议,他认真听取了第一批新课程实施方案编制落实学校的汇报。高度肯定了各校在课程建设方面的积极探索与创新实践,认为各校的课程实施方案体现了世外教育集团的办学理念与育人目标,展现了民办教育在课程改革中的活力与潜力。同时,徐俭总裁也对专家们的悉心指导表示了衷心的感谢,认为专家们的建议为集团的课程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与方向指引。

徐俭总裁指出,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也是学校发展的关键。他要求各校要高度重视课程建设工作,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确保课程改革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本次研讨会集团既是世外教育对国家“双新”课改的深度响应,亦彰显了民办教育在课程专业化、特色化探索中的先锋角色。正如专家杨国顺所言:“教育需以情怀扎根、以视野拓界。”世外教育集团正以系统性课程教学变革,为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铺设坚实路径;以务实性育人方式转型,为培养兼具民族根基与国际竞争力的时代新人铺设坚实路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