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碗(Physics Bowl)由美国教师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hysics Teachers)主办,距今已经有30多年历史,是全美极具影响力的高中物理竞赛,并在全球范围内广受认可。
物理碗竞赛分为Division 1和Division 2两个组别,考察范围涵盖了AP/IB物理的所有知识点,学生需要在规定的45分钟内完成40道或45道选择题。
近日,2025年物理碗(Physics Bowl)竞赛传来捷报——美国世外泉谷学校的五位高中学生夺得Division 1组马里兰州团体第一、地区#5(纽约州及马里兰州)团体第三!
美国世外的参赛队伍由九年级的陈昊鋆(Jerry CHEN)、陈宇卿(Austin CHEN)、高子越(Sophia GAO)、施景文(Richard SHI)、周琪东(Eric ZHOU)和十一年级的吴语辰(Jacob WU)组成,STEM学科组潘尹凡(Oscar PAN)老师担任竞赛指导。这支参赛队伍从本学年伊始建立,经历了七个多月的集训时光后,最终斩获优异的团队战绩。
由九年级学生担任主力的团队斩获州内第一及地区第三的双料荣誉,这令全校师生倍感振奋。潘老师在分享教学心得时强调:“中国学生普遍从八年级才正式接触物理课程,但学龄差异不应成为自我设限的理由。面对美国中学理科课程体系,同学们无需因入门时间较晚而质疑自身潜能。学校构建了完善的培养体系——科学思维可以通过系统训练得以塑造。”
事实上,潘老师自八年级基础物理课程起便已融入了AP物理及竞赛知识模块。通过“框架构建—兴趣激发—思维养成”的三阶培养模式,帮助同学们在知识储备与思维模式上实现双重突破。升入九年级后,同学们即可根据兴趣自主报名竞赛团队,在持续投入中收获成长的喜悦。
除常规的荣誉物理与AP物理课程外,教学团队还设置了晚自习专项训练时段,并每周日定期开展竞赛专题集训。潘老师观察到:“能够在高强度训练中坚持下来的学员,不仅学术能力显著提升,更重要的是突破了心理层面的畏难情绪。”美国世外的学术支持体系和培养机制,正持续孵化着更多具有潜力的明日之星。
收获喜悦聆听他们的心声
Austin CHEN | G9
每周日下午的宿舍自习室见证了我们持续七个月的集训时光:潘老师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倾囊相授,不仅系统梳理了竞赛全部考点,更带领我们同步展开真题解析。最终斩获的团队奖项,不仅凝聚着我们数月来的钻研成果,更倾注了指导老师的心血结晶。这份荣誉将激励我们在未来的物理探索之路上继续精进,期待明年能以更卓越的表现攀登更高奖项台阶!
Jerry CHEN | G9
原先在国内卷中考的时候,总是需要父母在后面盯着才能认真学习,如今我能够主动学习,并且探索一些感兴趣的学科方向。8年级时我参加了袋鼠数学和AMC竞赛,9年级开学时我就报名了物理碗竞赛队,从起初的倍感挑战,直到一路跟着老师学完,才发现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我们做到了!
Richard | G9
在我看来,绝大部分竞赛并不纯看“天份”,而是首先看学科基础知识是是否扎实,其次是对于你要准备的竞赛方向有没有兴趣。当然如果想要竞赛取得好成绩,还是需要日复一日的练习和努力的!拿到奖牌很开心,回看我们准备竞赛的过程也是提升自我的过程,不仅学习到了很多进阶的物理知识,更在准备团体赛的过程中锻炼了团队协作能力。
美国世外全体师生为学子们的卓越竞赛表现倍感骄傲。
赛场上绽放的每一份荣光,
不仅凝聚着青春智慧与拼搏汗水,
更凝结着竞赛导师团队的匠心栽培与全情付出,
更是学校教育理念落地生根的生动注脚。
展望新征程,
期盼追梦少年继续以凌云之志续写华章,
携手攀登学术高峰,
共同谱写属于美国世外的璀璨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