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新闻热点
2024-11-10

第六届国际特色学校行业年会“国际课程本土化的融合与创新论坛”,在青浦世外高中圆满举办!

近日,由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国际特色学校分会主办的第六届国际特色学校行业年会,在沪顺利召开。

年会以“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民办国际化学校的新使命与新战略”为主题,聚焦新形势下民办国际特色学校如何转型发展,如何承担起促进教育改革创新、基础教育扩优提质的新任务等话题进行研讨交流。

本届年会分为一个主论坛和四个平行论坛,其中,在青浦世外高中举办“国际课程本土化的融合与创新论坛”分论坛

世外教育集团总裁徐俭,深圳市桃源居中澳实验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郭云峰,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国际特色学校分会副理事长、广东碧桂园学校总校长程晋升,上海市民办尚德实验学校融合部党支部书记、校长姚可阶,IB国际文凭组织发展部中国区高级发展经理姜艳,Faria教育集团中国区副总裁马芸芸等领导嘉宾出席会议;论坛由广州越秀教育集团总经理助理邱金鸽主持;另有业内优秀教育管理者、教育服务机构负责人,以及关心教育发展的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出席。会议通过专家报告、主旨演讲、交流发言、圆桌论坛、校园参观等多种形式围绕大会主题进行研讨交流。

校方致辞

大会伊始,青浦世外高中常务副校长陈佳纯代表校方作大会欢迎词,对从全国各地前来参加本次论坛的领导、嘉宾、教育同仁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

他提到:

2023年是青浦世外高中的创校元年,学校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基于过往16年来国际课程办学经验的基础,将继往开来,继续坚持办学理念,不断深化课程改革,提升教育质量,致力于将青浦世外高中打造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教育品牌。

青浦世外高中将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宽学生的全球视野,同时深耕本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学校相信通过共同努力,青浦世外高中将培养出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

陈校还表示,本次年会平行论坛主题为“课程体系转型-国际课程本土化的融合与创新”,正是青浦世外高中致力探索的课题之一,期待能与在座的各位嘉宾、教育同仁共同探讨交流,为推动我国国际教育事业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专题报告

大会正式开始后,世外教育集团总裁徐俭以《从课程出发,培养走向世界的现代中国人》为题做专题报告,在报告中他以世外教育为例,与大家分享回顾了国际课程本土化发展的30年历程。

他提到:

30年前,随着上海进一步改革开放,建设国际大都市,世外学校基于“让世界走进学校,让学生走向世界”的理念,建立了“一体两翼”为特点的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义务教育九年课程,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20年前,随着教育国际化的萌发,世外学校先后开设了以国际文凭PYP,MYP课程为基础的IB课程。由于IB课程的特点,课程同时强调了母语与母语文化,强调跨学科与超学科教学的探索,强调自主探究,强调全面发展,世外学校成为第一家中国人自主办的IB本土化学校。

15年前,随着第一届初中MYP学生的毕业,世外学校延伸开展了IB高中阶段的DP课程。多年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11年,第一批26位学生成为走向世界的现代中国人,世外学校圆梦。

10年前,世外教育集团成立,迈开了集团化办学的步伐。经过10年,新增10所世外民办学校。

5年前,随着民办学校规范办学行为的系统伟大工程,世外教育完善并形成了从3岁到18岁,以国家课程和IB融合课程两大系列课程培育世外优秀学子。

通过不懈的努力和持续的探索,世外学校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教育成果,徐俭先生的演讲不仅是对世外教育辉煌历程的回顾,更是对未来教育的展望,激励着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继续前行,共同为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中国人贡献力量!

深圳市桃源居中澳实验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郭云峰以《深圳国际学校在国际课程本土化中的创新与探索》做专题报告。

他强调,在这个全球化日益加深的时代,国际课程的引入与本土化融合,成为了深圳乃至全国国际学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课程的本土化改革,需要结合中国学生的文化背景、学习习惯及未来发展需求,进行系统性的本土改造,培养出既具有国际视野,又深谙中国文化,具备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最后,郭校长展望了深圳国际学校在国际课程本土化道路上的未来方向,强调了持续创新、深化合作、强化特色的重要性,以期在全球化教育的大潮中,为中国学生提供更加优质、更具特色的国际教育服务,引领中国特色国际教育迈向更加辉煌、稳健的未来。

在下午的论坛中,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国际特色学校分会副理事长、广东碧桂园学校总校长程晋升,带来了题为《中外融通特色课程体系的构建》的专题演讲,他分析了国际教育新趋势,分享了学校需要平衡本土与国际教育、构建特色课程体系的重要性。

上海市民办尚德实验学校融合部党支部书记、校长姚可阶带来的主题演讲《教育生态和人的可持续成长:课程融合与创新研究》,和大家一起深入探讨了如何通过课程融合与创新,构建有利于个体持续成长的教育生态系统。

IB国际文凭组织发展部中国区高级发展经理姜艳带来主题演讲《从IB谈国际课程本土化》,剖析了IB国际课程的核心价值,并结合中国教育的实际情况,探讨了如何有效实现国际课程的本土化落地,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Faria教育集团中国区副总裁马芸芸等带来主题演讲《Faria 生态助力打造特色融合课程--跨越部门边界,迈入全新境界》。她分享了在当下的教育形态下,学校需要积极利用Faria教育生态,打破传统教育界限,促进课程融合与创新,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体验。

报告焦点集中在全球化趋势日益显著的当下,如何有效地将国际课程融入本土教育体系之中,以促进教育的跨文化交流与创新发展。

各位嘉宾凭借各自在教育领域的丰富经验和独到见解,就如何在尊重本土教育传统的同时,吸收国际课程的先进理念和方法,以及如何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优化国际课程本土化的路径等问题,进行了精彩的分享与热烈的讨论。

圆桌论坛

圆桌环节邀请到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国际特色学校分会副理事长、南京金地未来学校理事长杨飞,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国际特色学校分会副理事长、德英乐教育集团上海浦东新区民办万科学校高中执行校长尹丹,存志学校集团理事长、总校长李懿,一土教育联席CEO王墨就“融合课程建设与教学变革的未来走向”展开热烈讨论。

他们从不同角度出发,结合各自在融合教育实践中的丰富经验,探讨了在全球教育变革的大背景下,如何构建既符合国际教育理念又融入本土文化特色的课程体系。

讨论内容不仅涵盖了课程内容的整合与创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与个性化,还深入探讨了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教师角色的转变以及学生能力培养的新要求等关键议题。

专家点评

她进一步指出,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教育的融合不仅仅是国际课程与中国本土教育的简单结合,更是一种深度的文化交融与理念碰撞。这种融合要求教育者不仅要具备国际视野,更要深刻理解本土教育的精髓,从而创造出既符合国际趋势又富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模式。

赵教授还提到,教育的融合与创新需要教育者、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教育事业的进步。她鼓励所有教育工作者保持开放的心态,勇于尝试,不断探索教育的无限可能。

最后,赵教授对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并对所有参与者的积极贡献表示感谢,期待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的交流平台,共同推动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

校园巡礼

在青浦世外高中老师们的带领下,与会嘉宾、领导及教育同仁们一同走近青浦世外高中,感受着浓厚的学术氛围与独特的校园文化。

参观的过程,也是大家的互动答疑环节,与会者们就关心的教育话题、学校办学理念及课程设置等方面和老师们进行现场答疑,现场气氛热烈而融洽。通过这次校园巡礼,大家不仅更加直观地了解了青浦世外高中的办学特色与教育理念,也进一步加深了对国际教育发展趋势的认识与理解。

至此,第六届国际特色学校行业年会“国际课程本土化的融合与创新论坛”圆满落幕!

最后,我们诚挚地向所有的与会嘉宾、合作伙伴致以最深切的谢意,也衷心感谢每一位与会者的积极参与,以及社会各界给予的广泛关注与支持!



相关推荐